本科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系,在校期间怀揣着满腔热血和对设计的热情,参加了无数的学科竞赛,也看过无数次哈尔滨早晨五点的太阳。一路上虽坎坷但也收获良多,大三时第一次去美国是被邀请到纽约联合国总部演讲获奖方案,那时纽约的热闹繁华便坚定了自己想要去美国深造的决心。大四时获得以色列理工学院全奖交换暑校的资格,大五时又获得了莫斯科一家国际事务所实习的机会,可以说整个本科还是过的比较丰富多彩的,也给之后的申请奠定了一些基础。
本科毕业之后没有直接去读研,而是去了一家建筑事务所工作,同时开始准备申请。吸取了身边一些同学的经验,而且目标学校比较明确,于是决定自己DIY。
多年的建筑学学习以及实习和工作的经历让我想要突破本专业内的壁垒,研究生阶段去尝试一些不同的领域和范畴,当时瞄准了哈佛大学的城市设计专业,因为课程设置硬核又具备灵活度。于是整套申请资料都是按照他们的项目要求来准备的,而没有采取广撒网的方式,目标明确决定背水一战。
申请的过程几多坎坷,需要沉下心来,不断审核和修改自己的材料。文书的书写也是不断反思过去和挖掘内心的过程,需要将本科的所学的知识重新梳理并将自己的一些成果串成体系,再穿插进去自己对于学科本身和未来研究方向的思考。之后回想起来,自己的文书虽然没有太多辞藻的堆砌,但贵在真实且遵从内心。
在哈佛两年的留学生涯有些短暂,于是自己会抓紧时间去涉猎更多的知识领域,除了本专业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的课程,我还辅修了人类学,电影制作,经济学,法语等“杂七杂八”的课程,想趁着还在学校的日子多多学习,不要禁锢在一个小的圈子里。我认为一个学校的资源和平台能够提供给你无限可能才是最宝贵的。
毕业之后我在波士顿一家景观建筑事务所工作了几个月,后来因为疫情选择回国发展,目前在北京一家外企做城市规划方面的工作,工作中也保持着学习的热情,探索未来职业发展的可能性,只觉学无止境,愿能不忘初心。
学员评价